![]() |
公司地址:无锡市滨湖区胡埭工业园 |
![]() |
咨询热线:0510-85581160 |
![]() |
微信号:13961777588 |
3月19日,海尔智家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以“AI生活,智慧万家”为主题的生态大会现场,展示智慧家庭10年布局的最新成果——“AI之眼”系列黑科技让智慧家庭实现再升级。
现场,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、海尔智家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向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2024年的机遇与挑战, 也带来了未来海尔智家全世界创新发展路径。
当前,家电已经能够帮用户解决80%家务,而海尔智家“AI之眼”黑科技,又进一步为用户分担家务,意味着海尔智慧家庭开始从“替人家务”迈向“无人家务”,海尔智家正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将AI生活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区域加速落地。
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家电对家务的替代,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比如洗衣机可以替人洗衣,扫地机可以帮人清洁地面,洗碗机可以洗锅刷碗等等。即便如此,仍有剩下20%家务,要每天挤占用户约1-3个小时的宝贵时间。
智能家电经历了单品联网、相互连通、决策智能几个发展阶段,阶段越高,家电能替代的家务劳动就越多。目前,行业已发展到了“相互连通”的阶段。海尔智家此次发布“AI之眼”黑科技,将带领行业率先进入“AI高度自主智能”第四个阶段,让智能家电在“听得懂”的基础上又实现了“看得懂”。
简单来讲,就是相当于给家电安上了像人一样的“视觉神经中枢”,让家电主动服务于人,这也是行业向“无人家务”迈出的关键一步。发布会上,海尔智家通过做饭、烧烤和洗衣等典型场景,展示了智慧家庭多年布局的成果。
海尔集团副总裁、海尔智家研发平台总经理舒海表示,海尔智慧家庭就是要逐步实现“无人家务”。无人家务实现,目前还需要两块拼图。一块是需要家电具备“看得懂”能力,此次海尔智家发布“AI之眼”,就是让家电具有这项能力。
另一块就是在“看得懂”后,通过家庭服务机器人去实现家务“拿得起、放得下”。海尔智家目前正在加速研发和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业务,希望早日推进“无人家务”时代的到来。
除了用AI科技升级产品,海尔智家更通过三翼鸟AI场景的深度应用、融合,带来一个更懂用户的智慧家,真正的完成场景智能。
它是安全官——当用户不在家时,智能锁会自动“留意”和识别门外情况;即使用户有急事匆匆关火出门但没拧紧燃气灶按钮,感应器也会及时有效地发现煤气泄漏并立即关阀、开窗散气,并向用户手机发送报警短信。
它是贴心“话痨”——以前,语音交互必须用固定“词组”才能识别。现在,用户在家里任何位置“随口而出”它都能听懂。
这些场景智能实现,是因为有海尔智家大脑和Uhome大模型平台和技术支持。
海尔智家大脑作为核心技术引擎,经过百亿级家庭专业相关知识训练,让智慧家庭从“万物互联”到“万物思考”,进一步升级场景和生活体验;而Uhome大模型,能够让家不断学习、升级,让用户在家不再是跟机器对话,而是像跟人对话。
目前,行业里做智能家居的很多,但真正能做到全球落地却很少。海尔智家不仅在国内实现智慧家庭普及,更已在全球加速落地。此次,海尔智家通过AI科技进一步升级智慧家,将再一次引领全球智慧生活进化和迭代。
海尔集团副总裁、海尔智家中国区总经理赵弇锋分享了中国区在2024年交出的答卷:海尔坚持高端创牌,在国内实现了市场增速维度、高端地位维度、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维度等多方位的持续引领。
海尔集团副总裁、海尔智家海外市场总经理李攀发布了AI对供应链、研发、生产的引领成果。
在国内,三翼鸟智慧家庭日活超1000万;在美国,Smart HQ平台联网用户已超过400万;在欧洲,hOn平台接入了Candy、Hoover等多品牌,注册用户已超925万;在日本,AQUA正持续加速布局智慧社区;在东南亚,海尔智家也在通过Haismart平台为当地用户更好的提供智慧家庭服务。
截至目前,海尔智慧家庭的海外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越了2000万。海尔智家之所以能如此迅速、全面地推进智慧家庭全球落地,离不开其全球研发、制造、营销“三位一体”的本土化布局。
研发方面,海尔智家在全球打造了线+N开放式创新体系、线上HOPE创新生态平台,链接超过25万名全球专家,通过全球协同研发满足着不一样的地区客户的真实需求。目前,海尔智家已有200多项原创科技被行业跟进,达成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12连冠,并实现专利、标准、工业设计、国家认可4项NO.1。
制造方面,海尔智家已在全球落地35个工业园、163个制造中心,并仍在持续加速本土化布局;营销方面,海尔智家已在全球布局超23万个销售网点、1.4万余个服务网点,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从10年前首次提出智慧家庭战略,到发布“AI之眼”升级智慧家,海尔智家每次都走在行业前面。当行业还在探索如何让“家电”更智能时,海尔智家已在AI科技、AI场景基础上,实现“家”的智能,真正让智慧家进入到了能听、会看、会思考的崭新阶段,也率先带领行业吹响了“无人家务”的号角。